新移民讓台灣人口素質差?
在我們多年提供跨國境婚姻媒合的經驗中,很多人所質疑的問題是,引進這麼
多大陸新娘、越南新娘、印尼新娘等外籍新娘,認為她們會降低台灣的人口素
質。關於這些質疑,我們再提供以下資料參考:
台灣農村勞動力流失,年邁的老農愈益不堪農事操勞。一位苗栗農民雇請鄰人
來自印尼的媳婦幫農,對她流利的客語十分驚訝。農婦笑答:「我也是客家人
啊,只是我們的祖公跟你們的祖公跑不一樣的路線!」原來她和絕大多數台灣
稱為「印尼新娘」的婦女一樣,是三代前由中國東南沿海流離至印尼的華人後
代。
台灣的人口由原住民族和眾多移民組成。流著漢人血統的台灣人總是緬懷祖先
漂洋過海,對於胼手胝足的「羅漢腳」先民,非但未曾齒笑他們一無所有,反
以「蓽路藍縷,以啟山林」稱頌祖先為現今台灣的富裕奠下基礎。
遺憾的是,擁有豐厚移民歷史的台灣,如今卻百般睥睨來自較貧困地區的新移
民。
近來關於新移民子女發展問題的報導如雨後春筍般出現,教育單位十分擔憂這
群孩子將造成未來「人口素質」降低,紛紛祭出解決方案。然而,種種問題的
報導,反映的多是台灣人對新移民的無知所產生的恐懼,並非事實。
以最常被提及發展遲緩的問題而言,目前所知數據皆不可靠,日前中時記者林
照真已有詳盡報導。根據南洋台灣姐妹會進行多年的新移民親子工作坊觀察,
部份來自東南亞的外籍配偶因其母語不受台灣社會接納與重視,而其中文程度
又無法完全表達,使得她們與子女的互動受到限制,而造成幼兒初期語言(中
文)發展較為遲緩的問題;然而這並不能推論為外籍配偶素質低落,反應以此
反省台灣未能接受多元文化和語言的事實。
此外,新移民子女就學後往往必須面對各種異樣的眼光,導致學校生活適應困
難。一位小學教師自信地告訴我:「外籍新娘的孩子一看就知道,他們不是呆
滯就是問題兒童!」欠缺多元文化和移民觀點的教師往往造成孩子心理的傷害
,無怪工作坊的孩子反應:「老師不喜歡我,我不喜歡上學!」「我不喜歡老
師,我才不要回答他問我的問題!」
各種憂慮新移民子女素質低落的論述依據是,他們的父母親多是貧困、教育水
準過低。這樣似是而非的思考邏輯反照在台灣不斷稱頌來台祖的赤手打天下,
顯得格外荒謬。依此邏輯,絕大多數漢人祖先的素質並非上選,而何以造就成
今日自視甚高的台灣人呢?如果真焦慮父母對子女的影響,那豈不該立法規定
收入和教育程度低落的台灣人民一律不准繁衍後代?而此種納粹式的思考,我
們豈能接受?
父母的經濟條件和教育程度,與子女的社會成就並無本質(或基因)的關連,在
社會資源分配較平等或階級流動空間較大的社會,子女能透過較公平的教育資
源而獲得進一步發展的機會。反之,一個強化階級分化的教育體制,便會使父
母經濟地位和教育程度決定子女的發展,這在過去的帝制和印度的種姓制度中
格外明顯
反觀台灣現今推動的「九年一貫」教育政策,種種設計使得教育成為階級再製
的幫凶。過度強調親子共同完成的家庭作業,早已成了雙親皆需工作的一般家
庭的沈重負擔;較富裕的家庭紛紛將子女送往安親班和補習班,由付費的老師
替代親職完成子女的作業。但對經濟弱勢的家長而言,他們無力支付補習費用
的結果,便是子女成績的低落,更因而造成日後分發學校的劣勢。一般台灣家
庭皆如此,更遑論新移民家庭:她們的台灣夫家多數為經濟弱勢,再加上本身
無法掌握台灣各種資源,使得她們即便有心陪同子女完成作業,也大感力不從
心。
由此觀之,新移民乃上天恩賜台灣的一面照妖鏡,反映我們過去的歷史與現在
的荒謬:在直指新移民造成人口素質低落的同時,是否忘了我們也是清貧移民
的後裔?是否看到了台灣種種制度的設計正是朝向貧富兩極化的不公義社會 |